犬界活字典--黃經國(K.K.Wong)
我於70年代初已投身犬界到現在,於犬界工作大約已有幾十年時間,算是一輩子之工作,親身目睹及體驗香港寵物業從零的開始到現在的發展變化及香港周邊之東南亞地區寵物業發展情況。
 ;
犬業只是寵物業裡其中一類,其發展盛衰多少是關乎於當地之經濟發達情況及當地之相關犬協推動力有關。我生於40年代,當時香港之經濟發展緩慢,民生一般清貪多於富,到60年代家中兒女能有中學畢業教育水平者,家境已算不差。70年代香港之經濟才開始向好發展,到80年代香港經濟才真正踏上發達路向,民生亦逐步向好。香港之犬界及犬協約已有50多年歷史,於70年代到80年代,香港相關犬協不多,但能參與其活動者都限於少數人仕並不普及,那時犬業屬毫不起眼之低檔行業。於1980年香港出現了狂犬病,犬業受到空前打擊,一蹶不振,當時犬業得不到任何犬協的支援及幫助。
於80年代中才慢慢有一部份犬業業內人仕被接受參與。犬業人仕為什麼想參與犬協,原因最大次一莫過於希望相關犬協能提供犬業相關之知識,對犬業相關之學術及技術能有多方面之學習機會,但70年代到80年代末期,香港業內人仕希望能增加相關之知識是非常困難,一些相關之犬事知識教科書基本在香港是非常貧乏,想尋求一本參考書都很困難。而犬協又不舉辦相關之學術及技術培訓班,政府又不注重相關行業發展去幫助,想學習增強相關之知識機會是非常少,大部份都是經過自身失敗及慘痛經驗去取得教訓,自我領悟及到境外國家觀摩才能吸收學習到多少。有些時候甚至到達只是模仿,裝模作樣知其意而不知其所以之地步,所以於80年代相關水平算是很低,時至80年代末期犬事發展都未有突破,尚處於死胡同階段,想求學習機會希望都只有徒然!例如業內人仕人人皆知大肉咀之縐皮犬(俗稱沙皮犬)是病態動物,不能作介紹及推動,業內非議迴響,但受教育水平有限,與國際犬界又不能溝通,眼見是將會自食其果,是將來犬界之一大歷史遺憾,但又能奈何!有心無力,部份業內及行外犬友都感到勢單力弱,無人理會,靠吹噓而得到利益者只會繼續吹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