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咀基因大沖洗時代」
如果說上次叙述的「大混雜時代」是與中國封閉的年代重叠,那麽「肉咀基因大冲洗時代」是與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年代吻合。 1976年已故國家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逝世標誌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 開頭十幾年是休養生息、重新整頓、花在基本建設上。到90年代開始是中國正式經濟起飛的年代。香港與廣東之間的交通四通八達。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其間中國全國寵物市場大興旺,其間大量的肉咀沙皮狗皮運回國內,做成對大瀝原種沙皮狗基因的第二次沖擊,將出口美國的混雜肉咀基因大量沖洗了大瀝市場一次,正如一個米缶之內倒入了一盆細沙然後攪均一樣,需要很多功夫才能再將米與細沙再分開出來。 其實,美國沙皮狗市場在同樣90年已開始有變化,由於大肉咀沙皮狗帶有很多遺傳病、皮膚病等,漸漸不被市場、消費者所接受。 1995年在美國各地的沙皮狗單獨展己清楚看到走回傳統骨咀沙皮狗的身型與皺褶,全身上下皺褶的大肉咀已不再復見。那麽,那些繁殖出來的大肉咀都去了什麽地方?

90年代中國寵物市場的大興旺正好提供了契機。 本來由香港人發明與美國配合發展的肉咀沙皮狗在美國不流行了,最後倒灌回到大瀝,完成了牠的歷史使命。到大約1998年前,大部份的大肉咀沙皮狗已經運回大瀝處理完畢。對大瀝而言,接手了一大批連歐美都沒有市場的肉咀沙皮狗可說是災難性,沙皮狗變得沒有價值,從此一竭不振至今天。由於沙皮狗市場的衰竭,在大瀝也愈來愈少人飼養沙皮狗,飼養傳統骨咀沙皮狗更是少之又少。 在2005年7月16日英國的沙皮狗單獨展,在74隻参加者之中己經完全不見全身皺褶的大肉咀沙皮狗。都已回復到傳統沙皮狗的身型體型與皺褶。

所以當我們今天談及傳統骨咀沙皮狗,必須首先要了解以上的時代背景,才能夠明白沙皮狗的盧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盧山大霧中,就不能全面看見傳統骨咀沙皮狗的全貌。 作為原產地的大瀝與發源地的香港,沙皮狗今後的發展就是如何發展好傳統的骨咀沙皮狗,作為廣東的一個名牌才有發展希望。一般沙皮狗的水平歐美都已重新整頓,無論在繁殖與養功方面都已經大大地超越了香港,唯有在傳統骨咀沙皮狗方面中港才有其發展的優勢。反者,行內的結論是再延誤保育的話傳統骨咀沙皮狗在今後10到20年必絕種無疑。
資料提供由北美洲工作犬會(遠東區)育犬部部長大村剛先生提供
|